文学苑

4.png


札记

       2017年4月21日中午,有一位客人来访,他是李群总经理当兵时同连不同班的战友,也姓李(天下李姓真不愧大姓)。因当天公司有一个日方新组合在紧张地面试,李总责成我给客人介绍公司。

       我没有说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公司老员工的角色带着客人从一楼依次介绍公司。

       在整个介绍过程中,李战友(权且这样称呼客人吧)频频点头,神情中透着赞叹和钦佩,并说:“这不意外,因为我认识的李群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肯定会做出今天我看到的一切!”

        时间的原因,介绍完二楼后已到11:30,三楼的学员已下课到一楼食堂吃饭,于是定在1点后再接着介绍三楼学校。

       日方的面试接近尾声,李总要到面试现场和大家讲话,我正好有机会陪李战友唠一会儿磕。

       李战友说:“可惜,今天我没带录音笔录下公司的介绍。去年我们战友长春聚会时,李总站在台上代表退伍军人讲话,李总流泪了,我和战友们在台下也流泪了。虽然李总没说自己的公司做得怎样,但我相信,一定是不错的!虽然今天我是第一次到公司,通过介绍了解了公司,李总做得特别细,这是预料之内的,名副其实。”

       李战友还说:“李群当兵时留给我们战友的印象就是一脸英气,笑容常常挂在脸上;内务做得特别干净,被褥总是叠的方方整整;自己的仪容仪表从来都是干净清新,在他的嘴里,从来听不到牢骚、抱怨,说的总是积极向上的话,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传递着正能量。”

     “我们班里有个大连兵,李群经常到我们班去看他,操着大连口音,用大连人特有的方式和他的同乡打招呼,热情、活力、仗义,从那时起我认定他干啥都会成。”

       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画面:年轻、富有朝气、积极进取、整洁利落的形像跃然而出。

       李战友继续回忆说:“有一次李群回家探亲,带回来一包好吃的,自己还没舍得吃,就招呼战友们去他那儿,把一包吃的全都分给了我们。”语气虽平淡,看得出他沉浸在那个记忆中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好吃的?我略显诧异,使劲在想,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带到部队啊,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相比现在我们不爱吃的种种,在那个年代都是好东西呢!

       林林总总,在这个不是同班的战友嘴里侃侃而谈,仿佛说的是一个我从不认识的人,让人不由自主心里陡然升起无限敬意,好想认识他、结交他。

      “用‘三岁看老’形容现在的李总不是很恰当,但从他在部队所有表现出的特质,他的家教肯定特别好,他今天取得的成绩真的不意外!”李战友反复强调。

       他接着说“我这人比较爱写日记,看到难忘的事情,就想记录下来保留。”他随手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点击出去年他们战友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赶到在长春部队聚会后写的一片日记。我拜读完,颇有感触,征得客人同意,复制下来转发到我们群里,以飨群里各位同僚—让我们共同见证李战友笔下的李群--我们的老板吧!

                                                                                 五环公司  李 云 随感

                                                                                       2017年4月24日